打造多元化產品結構 海森藥業以9611萬元競拍東陽工業用地建設新廠區
732025-07-05 07:28:02
作者 | 黃昱
編輯 | 周智宇
2024年,中國手機市場風雲變幻。
這一年,華為手機進入重返第一的大反攻階段,全產品線回歸5G的同時,全球首發量產三折疊屏手機,讓原本焦灼的手機戰爭變得更加激烈,尤其是在高端手機戰場。
智能手機賽道的終點是“高端化”,近年來,各大手機廠商都瞄準高端市場火力全開,去年“AI手機元年”的開啟,更是讓一些尚未在高端手機市場站穩腳跟的手機品牌,擁有了彎道超車的機遇。
華為的回歸,和更多國產高端機的崛起,已然打破了蘋果多年來統領中國高端手機市場的局麵。
當然,除了蘋果外,不少國產手機品牌也受到了華為的衝擊。
vivo、小米、榮耀、OPPO這四大國產手機品牌中,小米在去年被擠出國內出貨量前五的位置,成為排行榜中的“Others”,而被視作“華為平替”的榮耀,不僅從曾經的第二滑落到了第四,更在前不久經曆了高層大震蕩,CEO趙明掛冠而去。
總而言之,伴隨著華為一步步奪回市場,中國智能手機格局已然大變天。
據IDC數據,得益於過去幾年擠壓的換機需求逐漸釋放,2024年全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2.86億台,同比增長5.6%,時隔兩年觸底反彈。
其中,vivo以17.2%的市場份額穩居全年出貨量第一,華為雖然未能在2024年回到國內第一的位置,但以16.6%的市場份額位居國內市場第二位,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50%,頭部廠商增幅最大。
蘋果、榮耀、OPPO緊隨其後,分別排名第三、第四、第五,市場份額之間相差不到1%,凸顯了競爭的白熱化。
另據華爾街見聞從IDC獲取數據顯示,在中國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場中,華為也奪回了更多曾被蘋果搶走的市場份額,去年全年,華為的市場份額為30.7%(2023年21.4%),蘋果則降到51.1%(2023年61.8%)。
榮耀、vivo、小米雖然都躋身高端市場前五的位置,但目前市場份額都還是隻有4%左右。
Counterpoint 高級分析師Ivan Lam對華爾街見聞表示,中國市場日益成熟,高端化趨勢愈發顯著。去年,國際品牌在高端市場的份額出現下滑。自華為 Mate 60 係列發布後強勢回歸高端市場,市場份額持續攀升。國內其他品牌也在高端領域持續發力,盡管目前在600美金以上的份額是個位數,但大多數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增長。
一直以來,唯一能與蘋果比在高端手機市場比肩的國產手機品牌就是華為,它在剛進入智能手機市場時就是走高端路線,而且疊加了中國高尖技術排頭兵的企業光環。
在被美國製裁前,華為在高端手機市場的市場份額一度超過蘋果。據IDC數據,2020年上半年,華為在中國高端手機市場(600美元以上)所占份額約為44.1%,蘋果為44%,小米以4%排名第三。
在華為後來沉寂的那兩年,蘋果在中國高端智能手機市場一家獨大。近年來,隨著國產手機在高端旗艦機型的持續投入效果顯現,在中國600美元以上手機市場中,國產手機品牌份額開始逐漸回升。
從全年高端市場份額來看,小米去年雖然尚未與其它國產手機品牌拉開差距,但在其發布年度高端旗艦的第四季度,卻依然穩住了第三的位置。
據市場調研機構BCI數據,從2024年11月新機激活量來看,在4000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中,蘋果、華為和小米分列前三位,對應的份額是39%、21.68%和16.69%。TOP3品牌加起來總共占據了77.37%的市場份額,第四名的OPPO和TOP3有著不小的差距,份額6.13%。
小米去年在高端市場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IDC報告指出,小米在高端市場不斷突破,第四季度在600美元以上市場份額創近兩年新高。Counterpoint則表示,小米2024年在高端化方麵取得了顯著進展。
小米總裁盧偉冰前不久也透露,2024年小米全球高端手機銷量已經突破1000萬部,大概會在1200萬左右,同比增長43%。
在整體出貨量略顯落寞的情況下,高端化是小米手機當前尋求破局的重要策略。
在華為開始被“卡脖子”那一年,小米就開始了自己布局高端的道路。彼時雷軍曾在小米發布會放出豪言,要進攻國內高端市場,“幹翻華為”;兩年前又正式提出了要“對標蘋果”;2023年,雷軍也直言做高端對小米的重要性,是生死之戰。
IDC全球及中國副總裁王吉平對華爾街見聞表示,2024年影響高端手機市場競爭變化的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麵,一方麵是技術方麵,各個廠商都在600美金以上市場開始布局AI手機和折疊屏手機,以及繼續強化照相功能。
第二個方麵就是品牌價值,廠商都在鞏固自己原有客戶群的同時,也在強調其他品牌和客戶群的流入,比如中產階級消費者、銀發族、原點人群、大學生等。
在尋求高端市場的突破中,折疊屏在去年繼續成為國產手機品牌發力的重點,小米更是發布了旗下首款小折疊手機。
據IDC數據,2024年中國折疊屏手機市場, 華為繼續以接近50%的市場份額保持優勢;Honor位居第二位,份額20.6%;vivo位居第三位,市場份額11.1%;小米則依靠第一款豎折產品的成功占據第四位,市場份額7.4%。
然而,折疊屏手機市場已顯現出增長放緩的趨勢。
IDC指出,去年四季度中國折疊屏手機出貨量達到250萬台,在連續9個季度的高速增長之後,首次同比下降9.6%。雖然在輕薄、續航、影像、折痕等方麵不斷進步,但價格、質量、內部空間等先天劣勢使得折疊屏手機在使用場景和消費人群上已經難有更大突破和吸引力。
IDC認為,預計2025年折疊屏手機將進入“小年”,更多廠商持觀望態度,將更加保守。
在智能手機麵臨軟硬件創新瓶頸的背景下,AI有望驅動新一輪手機換新潮,2024年是公認的“AI手機元年”,沒有任何一家廠商敢在這場AI競賽中缺席。
在這條賽道上,三星打響了AI手機第一槍,華為、OPPO、榮耀、vivo等接連發力,蘋果動作較慢,在去年6月份才對外發布了蘋果智能的規劃,直到12月12日,作為蘋果智能重要“外援”的ChatGPT才正式接入。
在中國市場,由於ChatGPT並未進行備案和上市,出於合規需求,蘋果急需盡快為蘋果智能找到合適的中國大模型廠商。
然而,相較於傳統智能手機,AI手機尚未做出突破式的創新,離成為自主感知、自主決策執行、具備格的 AI Agent(智能體)還有很大差距。
因此,第一批用上AI手機的用戶尚未被真正種草。此前,SellCell的一項調查顯示,73%的蘋果智能用戶和 87% 的三星智能用戶認為,AI對手機體驗幾乎沒有任何價值。
展望 2025 年,Ivan Lam則指出,市場趨勢與去年大致相似,國內品牌會繼續加大在高端市場的投入,預計銷量將進一步提升。尤其是在 600 - 800 美元價格區間,國內品牌將憑借更具特色的產品,比如在拍照、AI 技術以及用戶體驗等方麵深度契合中國消費者的使用習慣,不斷鞏固市場份額。
“在 800 美元以上的高端市場,國內品牌也會全力爭取更多銷量;當然國際品牌今年可能會有更多創新的提升以守護份額,屆時,高端市場的競爭必將更加激烈。”
王吉平也表示,2025年在國補和AI、折疊屏等技術雙重刺激下,600 - 800 美元市場還會持續擴大,成為廠商競爭的新焦點。
以手機國補為起點,2025年手機戰火已然打響,但真正能影響市場格局,帶領智能手機行業進入新紀元的,還是AI手機。
每一次新的技術革命,都會帶來新一輪行業洗牌,可以預見,2025年的手機戰場競爭將會更加激烈。